建筑午餐Vol.4 | 建筑智能:把“可能”变为“可行”


扮家家室内设计网


《建筑午餐》一言一吾 i-Talk 新推出的一档对谈类音频栏目,聚焦社会热点和建筑领域新鲜事,闲聊建筑师的灵感与观点,欢喜与烦恼。不定期推送,为建筑爱好者的午餐加点料。


建筑午餐

Volume 04


▣ Vol.4 建筑智能,改变未来


“AI是一个工具,设计的未来需要建筑师来把控。

——杨小荻”


建筑午餐Vol.4 | 建筑智能:把“可能”变为“可行”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国际竞赛方案 ©小库科技x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


本期嘉宾


杨小荻


小库科技联合创始人

中国建筑AI领域先锋人物


设计采访


人物简介:


小库科技联合创始人,前普集建筑合伙人。荷兰TUD贝尔拉格学院硕士,重庆大学建筑学学士。长期从事建筑和城市设计与计算算法/编程的跨界研究和实践。建筑主要代表作品为深圳湾生态科技园二期、深圳湾活力中心、深圳公明特勤消防站、邛崃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布宜洛斯艾利斯当代艺术馆等。曾在荷兰贝尔拉格学院、重庆大学与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参与评图与讲座。建筑评论曾发表于《HUNCH》《时代建筑》《Volume》《Architecture Digital》等知名杂志。


- 本期话题 -

建筑智能,把“可能”变为“可行”


人工智能在金融/互联网/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探索一直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当人工智能与建筑这样一个传统的行业相遇,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本期【建筑午餐】特别邀请到国内知名的建筑AI公司小库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杨小荻,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建筑智能”的话题:


建筑智能工具能为建筑行业带来哪些新方向和探索路径?


小库如何创造出好用的“工具”,帮建筑师“解放双手”,更自由地决策?


IT界的创意比拼“黑客马拉松”如何在建筑领域掀起热潮?


五年、十年之后,建筑智能将会如何发展?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存有好奇之心,欢迎收听本期栏目,与我们一同探讨“建筑智能”将如何改变未来


01

/个人经历/


Julia:了解到您之前在荷兰的贝尔拉格学院学习。其实建筑这个学科是比较普遍,计算机也是, 但是建筑+计算机这个学科就很稀缺了, 攻读这个方向对你有怎样的影响呢?


杨小荻:在贝尔拉格的学习算是我人生中比较重要的经历。去之前和去之后,我对建筑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家在学院里讨论得更多的议题是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如何去更好地挖掘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或者更好地去和当下的技术做结合,必须要通过数字化或智能化的能力,来找到我们解决问题的路径。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强调一个观点:找到问题比解答问题更困难,也更重要。但如何找到问题?需要通过分析客观因素来实现。所以我们才尝试着把计算机的逻辑分析和探索能力与设计进行结合,这也是我们最早的出发点:在设计领域之中加入更多更复杂、更真实而且更可靠的客观因素。


Julia:创立小库是怎样的契机?


杨小荻:回国之后,我做了一段时间的建筑实践,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感知到这个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了很长时间,会时刻困扰着建筑师。其实建筑师私下里聚会的时候都会有各种讨论,有的是对现状的疑虑,有的是对整个行业去向的探讨。所以我们决定成立小库,通过AI智能工具尝试为行业带来一些新方向以及对未来更多可能性路径的探索


设计采访

扮家家室内设计网

建筑午餐Vol.4 | 建筑智能:把“可能”变为“可行”

小库通过AI重构生成的图片,「虚无中的建筑物」“白昼”系列、“星夜”系列、“森林”系列©小库科技


Julia:小库在成立之时有没有向其他同类型的公司学习和借鉴呢?


杨小荻:其实是没有的。在我们之前没有人提过建筑和AI人工智能的结合,我们在全球范围都是第一家。


首先这个行业本身是个高度垂直的行业,它的学科背景就有非常多的专业知识体系,传统计算机行业对建筑本身的了解不多,也没有这个方向上的研究。


第二这个领域本身比较传统,也没有在这个方向上做一些过多的探索。有一些先锋的理论和研究,但把它进行产品化的转变和应用,我们确实是第一个。我们希望把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去解决建筑行业的实际问题。


Julia:在0到1的创业最初期,遇到困难多么?怎么去解决它呢?


杨小荻:肯定是有困难的。首先创投圈当时对建筑行业了解不深,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大家会以为建筑是和结构、工程相关的领域,对建筑设计的了解程度并不深,所以我们主动做了非常多的行业宣传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坑,要自己踩了才知道。但是大家在这个领域真的存在非常痛的认知,“天下苦秦久矣”(笑),整个建筑行业对智能化的需求度是很高的,所以能一步步地走过来也非常荣幸,得益于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关注。


对自身行业的关注和对痛点问题的认知也是我们坚定往这个方向走的信念和动力,同时我们也做好了去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所以坚持下来了。


02

/建筑与建筑智能/


Julia:您的作品比较关注城市问题,在您看来,建筑师如何用空间设计来优化城市生活,给普通人更好的生活体验呢?


杨小荻:以我所在的深圳为例,深圳是一个密度非常高的城市,传统的认知下高密度城市和美好生活的差距很大,怎样在高密度情况下达到很好的公共生活是一个复杂而且有趣的议题。我们认为,高密度并不是产生问题的根源,一些有意思的城市领域正是因为高密度带来的。所以我们没有把高密度视作一个弱点,反而是作为一个处理空间的切入点。


比如在深圳湾生态科技园二期这个项目中,我们实际上探索了一种如何在高密度的情况下去满足大众的空间诉求。高密度就意味着建筑看上去不透风,密密麻麻。而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智能的方式去探寻场所中的每一个区间,在视野范围之内设置一些相应的空缺,能够让你感受不到高密度所带来的压迫感,而形成一些比较特殊的空间体验。


设计采访

深圳湾生态科技园二期 ©️小库科技


Julia:简单给我们讲讲什么是“建筑智能”吧。


杨小荻做一个不是特别恰当的比喻,建筑智能有一点类似于“大师”的工作方式。建筑师通过一些草图或者条件的输入,AI把这些输入转换成一个富有逻辑、且能够满足规范的完整的工业制图的标准设计。换言之,不是通过AI去设计一个方案,而是通过AI去进行建筑师在这个方案中的一些细节和工程化的补充。


设计采访

小库设计云进行智能设计 ©️小库科技


Julia:“建筑智能”不光代表着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具体设计问题的工具。比如您的邛崃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物馆项目,是小库在“公共建筑”领域的一次尝试。在设计中就运用了很多建筑AI的工具来辅助优化,能和我们聊聊这个项目的创作过程吗?


杨小荻: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觉得建筑智能不仅可以运用在大规模大尺度的建筑上,也会在公共建筑上有更多的应用和尝试。


扮家家室内设计网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国际竞赛方案 ©小库科技x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就是我们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我们在探寻能否在公共建筑上应用一些标准化的工具设定。在设计启动之前,我们利用众多的“黑科技”和分析方式,去考证与研究场地的要素,风的融入、水的融入、山的融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规划和建筑设计,而是以一组微观的画面来展现出最广阔的区域特征。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把智能运用在建筑的节能和绿化设计上,通过逻辑分析来告诉我们怎样的形态或者角度更加契合当地的生态。


建筑午餐Vol.4 | 建筑智能:把“可能”变为“可行”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国际竞赛方案-设计变体性能评估 ©小库科技x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


我希望我们的设计所达到的结果,不是一系列空间的组合,而是一组对这个区域的投射与回应,建筑将成为这副山涧溪流图中的一员。这个项目是小库对智能建筑的应用和落地,也是我们在新方向上做的尝试。我们也希望通过把这样的智能设计能力提供给设计院,让他们在做类似项目的时候,也有一个同样强大的工具。


设计采访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国际竞赛方案 ©小库科技x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


Julia:人工智能真的比建筑师smart吗?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杨小荻:AI始终是一个工具,方向还是需要建筑师自己来把控。


比如在龙门山项目中,我们确定要做一个绿色低碳的建筑。因为我们觉得如果通过设备去维系节能建筑,后期也会有很多消耗。因为建筑本身也是环境的一部分,我们在想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在同样的场地里营造出最好的空间气流状态。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把诉求转换成了一个程序语言,通过算法去寻找最好的效果。这个时候计算机就能发挥它的效果,不是说能够做一个比人更smart的东西,而是在于它能够去验证我们的想法成不成立。可能出来的结果是非常不理想的,但我们通过这样的工具能够看到它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发展潜力。


设计采访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国际竞赛方案-面向未来的主动性碳中和设计 ©小库科技x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


总的来讲,AI就是这样与人互动地去完成相应的工作。如果脱离了这个工具,我们会不知道这样做的前提,没有了可以去依据的底层内容。所以人和机器是协作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脱离了建筑师本身的诉求,或者离开了工具能够提供的内容的话,我觉得都是不成立的。


Julia:除了邛崃这样的公建项目,小库在产城/旧改/商业等领域还有哪些探索?


杨小荻:其实都会运用到,我们在各个场景都会尝试使用智能化产品和工具来辅助设计,但毕竟是在探索中,有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不过我们会保持好奇心


小库在各个领域都有一些探索,比如商业领域有商业评估方向的智能化工具;对旧改来说,也有一些针对旧改点位、旧改分析的内容。这和小库之前已有的产品形式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最后能否成为一个产品其实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中。


小库也将探索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进行了初步的工具化,集成为包含大数据分析、AI设计生成、空间性能模拟等能力的建筑研究平台「ARP」(ArchitectureResearch Platform),希望实现快速灵活地实验与迭代。


扮家家室内设计网


小库ARP能力在商业、景观、工业园区等,多维场景中的应用 ©️小库科技


03

/黑客马拉松/


Julia:除了研发建筑智能的工具,小库还发起了“建筑黑客马拉松”竞赛,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比赛?


杨小荻:在it行业里,“黑客马拉松”是一个常见的竞赛模式,激励程序员在较短时间内把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不少想法顺利转化成产品,也有一些纯技术的马拉松,可能就是在某些算法上有一些集中的突破。我个人认为它的诉求其实就是在短时间之内对一个微小点的呈现和发展。


我们把这样一个针对计算机行业的活动放到建筑领域。建筑师的创造力是很旺盛的,我们希望更多青年建筑研究学者能够通过这类活动来展现他们对未来智能建筑和规划的想法


可能再过十几二十年,所有的建筑设计公司在智能化方面都或多或少具备一些相应的能力或发展。现在朝这个方向做推动,能够让更多建筑学生和建筑青年学者,对创造新的建筑智能产品产生动力。


建筑午餐Vol.4 | 建筑智能:把“可能”变为“可行”

由上海市建筑学会数字建筑分会、DigitalFUTURES、小库科技,共同主办的「极智未来·建筑黑客马拉松」竞赛 ©️小库科技


Julia:比赛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是什么?


杨小荻:其实深刻的还有挺多的,这次大赛吸引到427名选手、141所国内外高校参与,最后一共提交了54组完整作品,除了一等奖之外,也有非常多的优秀方案。一等奖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宏大叙事,而是从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点出发,但这个点其实是建筑领域非常有话题性的点,它是每个建筑师都会去研究和思考的方向。


除此之外一些没有进入最终答辩环节的方案也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一些内容我曾经也做过研究,在这个方向上他们还能去玩出一些新尝试,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发展。


设计采访

冠军方案:一键排砖 - 数字砖生态下智能排砖程序构建 ©️小库科技


设计采访

亚军方案:基于功能拓扑关系的智能平面图生成平台  ©️小库科技


扮家家室内设计网

季军方案:智审 - 建筑设计平面草图AI审查与优化平台 ©️小库科技


Julia:这次比赛的评选标准是什么?哪些可以入围,又有哪些可以拿奖呢?


杨小荻:我们有一个严格的评分标准,有以下主要考虑:第一是方案本身的创新程度,是否有大家没有想到的角度;第二是技术可实施程度和最终呈现结果,因为这涉及到一些严肃的研究成果,会占比较大的分值;最后会考虑方案作为一个产品的呈现以及商业化意义。


可以透露一点,评委在打分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不同意见的。虽然我们采用了非常严格的综合评定机制,评委各自的喜好和打分的差异对结果还是有影响。让评委产生讨论和争议,这样出来的结果反而能客观反映出当下市场对产品的选择


建筑午餐Vol.4 | 建筑智能:把“可能”变为“可行”

建筑黑客马拉松竞赛其他优秀入围方案 ©️小库科技


Julia:对拿了奖的团队,后期小库会怎样去孵化呢?


杨小荻:我们没有太多限制,各种合作方式都可以。我们会为大赛优秀项目提供入选小库“ARP研究者计划”的机会,通过提供一个轻量、易用的在线demo制作工具,以及专业的指导和资源的支持,去帮助一些优秀的方案从最早的“概念状态”变成比较完整的、能够面向大众使用的“产品形态”,这是我们的初衷。不过需要一定的孵化时间,顺利的话在今年能够看到一些项目的具体落地。


设计采访

小库ARP新发布的X系列工具,「城市设计器X-UrbanTool」©️小库科技


Julia:现在关注或投身建筑智能领域的人多吗?


杨小荻:现在很多建筑小伙伴已经转到了这个方向。刚创业那几年很少有同时对建筑和计算机都很了解的小伙伴加入,现在这样的队伍已经越来越壮大,可以挖掘出更多新生力量。我认为这是我们对这个行业做出的一点小小贡献。


Julia:会不会和高校合作?


杨小荻:我们跟很多高校都有一些合作的课题和课程,未来也可能有比较长期持久的合作。产学研结合是我们比较看重的一点,因为很多东西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爆发出价值,让学生和老师去探索更未知的可能性。这是我们比较关注、而且持之以恒去推动的事情。


设计采访

小库与高校:助力建筑教育智能化,产学研一体化 ©️小库科技


04

/建筑智能的更多探索/


Julia:2022年小库的发展重心会是什么?有哪些新动作?


杨小荻:我们会继续探索小库提出的建筑产业底层新语言ABC(AI-driven BIMing on Cloud 云端智能建筑信息模型)的深化与应用。


一方面,持续打磨以「小库设计云」为核心的国产智能建筑设计应用体系,不断推进整个设计周期的智能化发展。包括尺度上城市地块,到单体以及装配构件的转向,专业上从建筑,到机电,到全专业的推进,业态上从住宅、公寓,到产城、商业及其他方向的突破。面向垂直行业的智能化产品,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做非常大的人力和成本投入,持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做升级和延展。


扮家家室内设计网

小库向产业链下游探索的成果:,「库筑xtect」装配式建筑设计引擎 ©️小库科技


第二个重点的话,是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开展生态合作,基于云端算力、链接优势和AI降本增效能力,共同探索产业全周期不同环节的智能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建筑科技能力的多维输出与共创,让设计创造更多价值。我们会持之以恒地在更多领域上探索建筑智能的可能性,并将这些可能性转化为实际的应用。


Julia:今年是小库的第六个年头,我们可以展望未来,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小库对这个行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杨小荻:上一个五年,大家对建筑智能是没有概念的。现在已经逐渐熟悉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学生和研究者开始朝这个方向做努力和尝试。我们很荣幸成为该领域的启蒙者,或者说是先行探索者。


希望在未来的五年,可以把这样的概念和能力让更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去了解,通过包括新人的培养、课程的设立,助力建筑行业得到更大的进步,这是我们的一个比较宏大的愿景。


END


出品方


监制/主持:朱丽康

主编/策划:李昕

音频剪辑:白希文

编辑/排版:东开开


图片来源

嘉宾提供/来自网络

© 作品版权由一言一吾解释,发布于扮家家室内设计网,未经授权,禁止匿名转载;禁止商业使用。
4
最新点赞
分享给QQ好友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QQ空间
182 分享 已收藏 收藏

评论(0)

大神,别默默的看啦,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相似素材下载
云渲染日常广告轮播
签到
客服

已有943,949设计师加入了扮家家

约可免费渲染10张图 img 5秒注册领取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