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Amico BJ
面积:300 m²
设计时间:2020.07-2020.09
施工时间:2020.10-2021.02
项目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项目设计:ArchUnits一栋设计工作室
设计团队:张朔炯、Gala、郭培健、倪晨昊、施捷雨、于洋
照明设计:张宸露
机电设计:钦浩、申展名
施工:北京中亿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吴鉴泉、ArchUnits一栋设计
△ 餐厅大堂空间 摄影:吴鉴泉
Amico BJ是一家入围米其林餐盘的fine dining餐厅。2021年初,餐厅迁入北京三里屯新址,由一栋设计为其度身设计了全新的就餐空间。新的空间摒弃了过度的装饰雕琢,而聚焦于“光”的营造,建筑师通过将美术馆的艺术气息和环境氛围植入餐饮空间,诠释了这家意日融合料理的创意性和高级感,为顾客提供一个独特的、非日常性的就餐体验。
餐厅位于大厦一楼,面向内部街道,空间呈不规则的L形。建筑师将具有自然采光的L形一翼全数安排给就餐区域,更需要隐私性的包间及后厨则布置在了L形的另一翼。主厨与顾客交流的开放式吧台,作为餐厅的一大特色,则被布置在了L形转角处,吧台的一边方便与后厨往来,另一边又能使主厨照看到大堂的所有就餐位。
△ 外立面,朝向写字楼内部街道 摄影:吴鉴泉
光作为空间原型对于一家fine dining餐厅,菜品是无疑的主角。设计概念从一开始便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呈现美食。在这一议题主导下,“光”的作用胜过其它形态物质。这不免会令人想到美术馆:虽然所呈现的物品不同,但两者对光的运用本质却是相同的。
由此,建筑师借机致敬了经典的金贝儿美术馆,并发展出餐厅独属的光与空间原型:一根垂挂的轨道杆整合了餐厅所需要的全部照明,上照的线性灯带微微照亮了拱的中央,漫反射后形成柔和的氛围。窄光束角的下照轨道射灯则可自由调节位置和角度,使光束聚焦在餐桌与食物上。
△ 照明和空间概念原型 ©ArchUnits一栋设计
△ 餐厅大堂空间 摄影:吴鉴泉
△ 大包间内部 摄影:吴鉴泉
拱也被延伸到了室外,延展室内空间的同时也成为了入口雨棚。这些被轻微照亮的连续拱,作为空间内部最重要的元素,又在外立面上被视觉强化,成为了餐厅的独特标志。
空间的其余部分则十分低调,水泥和碎石子地面及黑色的空心混凝土砌块墙面,均以暗哑和朴素的质感退隐幕后。这些在建筑外部更常见的材料,和大株的植物一起,为餐厅打造出一种休闲的“室外感”。局部的等候区、入口、吧台等处,也采用了室外景观中更常见的台阶、汀步方式,呼应了这种将室内“建筑化”的手法。
△ 通向包间的大堂走道 摄影:吴鉴泉
△ 入口玄关等候区 摄影:吴鉴泉
△ 入口玄关细节 摄影:ArchUnits一栋设计
△ 墙面材质细节 摄影:ArchUnits一栋设计
并置与反差餐厅的平面不规则,没有宽敞的大空间,尤其入口处空间较为狭促。因此,天花连续拱的网格方向被扭转,从入口直接斜向延伸至空间深处,通过视线的引导扩大访客的空间感知。
△ 入口玄关 摄影:吴鉴泉
这套天花斜向体系与地面正交体系呈34度的锐角,为了增强这种并置的空间张力,空间的上下体系互相独立,绝不粘连。所有墙面均不碰触天花,即使在有隔音需求的大小包间,设计师也是通过存在感近乎于零的超白透明玻璃来填补墙面与天花之间的缝隙。
△ 餐厅大堂 摄影:吴鉴泉
△ 餐厅大堂望向玄关 摄影:吴鉴泉
上下两重体系的衔接点在入口的接待台。它是进入餐厅的第一站,也是空间张力的引爆点。以异形GRG将“接待台—衣帽柜—玄关屏风”三种家具整合成一个连续形态,也是空间里唯一同时呼应了两个方向体系的地方。
△ 包间外侧走道 摄影:吴鉴泉
△ 天花与墙面细节 摄影:吴鉴泉
处在空间核心的吧台由哑光不锈钢板包覆,相比周围颜色相同的质朴墙面多了一丝光泽。吧台背景墙面由鳞片状大小渐变的松木板组成,与黑白灰的主空间形成寡淡与温暖的对比,同时也彰显了吧台在空间中的重要位置。
△ 吧台近景细节 摄影:ArchUnits一栋设计
卫生间同样以反差增添了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当顾客通过幽暗的走道打开卫生间的门时,黑白的对比使人眼前一亮,波纹不锈钢板形成的光影丰富而浪漫,也与外部的诧寂形成强烈对比。
△ 卫生间走道 摄影:吴鉴泉
△ 卫生间内部墙体与天花细节 摄影:吴鉴泉
△ 洗手台细节 摄影:ArchUnits一栋设计
设计图纸 ▽
△ 轴测示意图 ©ArchUnits一栋设计
△ 室内平面图 ©ArchUnits一栋设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