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门街区原来为明、清以来常德市武陵城内大、小西门所在。重建之前,这里几乎被人遗忘。改造之后,这里成为了常德为数不多,且保存相对完整的原居民生活街区,并且是中国级文旅创综合体。
老西门街区改造后原居民回迁原地,延续和保留了之前的生活方式:闹、繁、密、满、杂。而选址在街区中间位置的书店,它应该定义成一个能让人阅读,思考、安静下来的场所;是老西门街区人文肌理的透气口。原居民的生活方式将通过书店的一呼一吸中不断进行新陈代谢。
基于考虑到老西门整体建筑空间的生态平衡,我们想书店的空间应有别于其它空间形态的闹与繁密,它应该是相对安静、纯净、缓慢的。于是,作为能接近纯净状态的“白”的主题产生了,因此空间中所出现的可视界面基本上都是做了白的处理,希望能达到一种饱满的“白”的状态。
离书店前坪20米,有保留下来一处常德会战碉堡遗址。遗址是纯混凝土结构,而书店建筑形态有呼应之意,也是混凝土建筑外型,所以建筑外观我们做的最大改造是尽量不做任何改造,而是保留着二者共同的厚重肌理。不做任何外墙材料的装饰,只是拆掉原一楼的标准化商铺铝合金门窗,改成大面积无框玻璃,以厚重来衬托书店所需的白和纯净。
而传统的中国民居都会在屋面采用磨砂玻璃瓦给室内进行采光,我们用磨砂透光玻璃瓦做的白色瓦瀑艺术装置,给到人听雨读书光阴荏苒数十年寒窗苦读的场景联想。在白作为空间的现代背景基调中,地域文化作为空间的文脉上的延续始终贯穿其中,形成现代和传承的双视线。
▼止间·白
▼一层入口空间概览
▼白作为空间的现代背景基调
▼多功能接待台
▼文创产品展示区
▼儿童区
▼二层体验式阅读区
▼二层咖啡厅
老西门还保留着传统窨子屋建筑,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多为两进两层。外面高墙环绕,里内木质房舍,屋顶从四围成比例地向内中心低斜,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和空气。
▼小方形天井与白色瓦瀑艺术装置
传统的中国民居都会在屋面采用磨砂玻璃瓦给室内进行采光,我们用磨砂透光玻璃瓦做的白色瓦瀑艺术装置,给到人听雨读书光阴荏苒数十年寒窗苦读的场景联想。在白作为空间的现代背景基调中,地域文化作为空间的文脉上的延续始终贯穿其中,形成现代和传承的双视线。我们把常德当地这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窨子屋这种方斗天井形态经改良后,放在空间中。我们把负一楼、一楼天花做局部开洞贯穿处理形成方斗状,其它部分也有方斗形装饰天花作为呼应,形成楼层上空间上的互动。
▼负一楼、一楼天花做局部开洞贯穿处理形成方斗状
▼由一层俯视天井
白无谓开始,也无谓结束,也许它就是一个恒定的过程能滋生万物和包容万物,继往开来,书店有如白的属性一样,不断的接纳和传递着文化,生生不息。
▼家具细部
▼灯具细部
▼外部混凝土材质细部
▼夜景
项目名称:止间·白
新加坡SIDA设计大赛银奖
中国室内设计大赛文化传承类银奖
设计范围:室内设计
项目地点:中国·湖南常德市武陵区建设路老西门项目25栋
项目面积:795㎡
设计机构:水木言设计机构
主案设计师:梁宁健
辅助设计师:李新丽、孙飘
软装设计:大境软装
主要材料:仿大理石白色柔光砖、白色石材 、金属网、透明磨砂石英瓦、白色金属板
空间摄影:廖鲁
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