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
人、物、景共生,回到最自然的状态
林语堂认为:“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本案呼应了林语堂话中的状态,在后现代风格下,追求人、屋、景自然共生的状态,将房屋的一砖一瓦与大自然天衣无缝地贴合,朴实无华的自然之境可以洗涤心中烦闷,让心回归本真。“美是事物在无概念状态下的自然显现,是每个个体直接呈现出来的活泼的状态。”
人文思想
贝聿铭说过:“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建筑本身就是一张名片,真实展示着主人的生活与阅历。原建筑是日式风格,拥有三十年以上的生命沉淀,之前的生活印记被我们选择性地保留,反映出主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积累。
没有多余的东西 没有过时的概念
并不是创造出全新的风格或者替换成全新的物品才算创造,把原本存在的东西再度搭配重组也同样具有创造性。基于对过去发生的一切以及旧物品的敬意,设计从每一件物品中汲取灵感,再重新点燃其功能,激起更绚烂的火光。
一定层面上你几乎无法认出它们,但是它们确实自始以来就是业主的所有物,每一件物品的存在都很自然,没有多余的东西,没有过时的概念。设计师认为:“存在的东西即为合理性的,它应该被‘合理编排’,而不应该被‘合理遗弃’。”所以整体构建基本没有非功能性的装饰,功能性的家具装饰十分注重材质、功能、色彩的通用。
通透:客厅被落地窗包围,室内与室外“隔窗而望”,建立起亲密的联结,空间架构更有灵性和通透感。光影在室外穿行,又在客厅里交叠,明暗错落之间大理石地面反射起锃亮的光,营造无处不在的光线美。
质感:在柔软的皮质沙发和硬朗的大理石地板的碰撞下,空间质感逐渐开始丰盈起来,不规则的几何茶几仿佛《核舟记》里巧夺天工的核舟,带领主人昼游田野与湖江,夜谈月光与城市,在客厅里独树一帜,极具艺术美感。
调性:西厨和吧台空间,温暖柔和地为居住者捕捉“流动的印记”。流动的是风,是光,是香味,是专属记忆。希冀未来姗姗而至,带来芬芳馥郁体验;憧憬与家相伴同行,制造无数舒畅快乐。
线性:半开放式的厨房与窗外的自然风景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自然朴素却也格调十足,不张扬、不喧闹,只用静谧素雅的木为主调,构造出线条流畅且井然有序的料理台,木桌板在中央延伸,内敛的同时充满设计感。
木意:清新淡雅的木香遇上佳肴的浓郁香甜,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运用非洲菠萝格、沙比利等大面积的实木元素,勾勒出家的温馨自然。木栅栏式的推拉门,带着浓厚的日式风格,而大大的落地窗将窗外风景引入餐厅,自然的美感陡然而生。
酒润:生活经验的沉淀与设计的巧思,共同塑造出极富个人色彩的私人空间。如同珍藏的酒一般,岁月河流里,居住者所经历的生活与阅历,都是一首首无法复制、精妙绝伦的诗。这里是家里的秘密基地,寄存着诗与远方。
承接:大自然的元素延伸到每一层楼,楼梯蜿蜒而上,连结上下两层,木阶梯邂逅大理石,空间的变化更加清晰灵动,每一处拐角皆是一处景致。也将空间的维度完美打开,宁静中透着低调与典雅,散发着温馨怡然的生活气息。
触碰:行走在木板长廊,抬首是无边天际,眼前是芳草丛生,耳边传来清脆鸟啼,行走的须臾,仿佛是被大自然拥进怀里,伸手就能碰触到最美的光景。这里疏通了空间的节奏,记录了盛开的长夏,纯洁的冬天,飒爽的枫秋,初林的沐春。
惬意:阳光流过白色纱幔,涌进柔软的房间,绵软的床像是漂浮在光影中的轻舟,带着几分轻盈,在木意的烘托下显得格外惬意和闲适,色调也极尽简单,纯粹的白灰和木色足以勾勒一处舒心诗意的休憩之地。
妥帖:在起居室、衣帽间、卫浴空间内,慢慢描绘出山川与河流的呼吸感与自由感,每个空间有每个空间的价值,彼此之间又暗藏丰富的联系,空间从来不特定于某一种风格,而是针对原先家里的物品,配合业主本身的需求,打造充满人文气质的新空间。
禅意:天地辽阔,这间素净雅致的茶室,仿佛是隔绝于人间的桃花源般的存在。清浅茶香与木艺桌椅透出古朴的东方禅意,心中闲情与沉思便寄寓在浮沉的茶叶中。时光流逝,岁月尽在,在茶里,品我们的故事。
项目名称 | 林溪湾
项目面积 | 478㎡
主案设计 | 许晴
设计机构 | 十八匠设计
文案策划 | 修合文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