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有别于以往风格的作品,房子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苏州河边,常住一家三口。业主喜欢简约,欣赏FF对细节的用心,但又想在其中融入一些古典线条元素。
作为「极简主义者」的深度践行者,在一开始我们的内心是拒绝的,但经过再三的沟通与磨合,还是决定做出一些「改变」。
从入户空间开始,通过将线条和鱼骨拼元素置入简约的空间中,尝试将业主的喜好与我们的理念融为一体,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不断改变的开始。
原有的入户门被保留了下来,但为了整体的统一性被喷成黑色,也拉长了空间的纵深感。光,被色调浓重的暗色墙面吸收后,又从幽暗中释放,重现为一种柔软、缥缈如丝绒般的氛围。
一侧的穿衣镜除了功能性本身,还是衣帽间的移门。对面设有换鞋凳,方便进出门换鞋,也可以放些随手的小物与装饰。
开放式的厨房与餐桌是家人相聚聊天的地方,黑金配色的厨房在以白、木为底色的空间中,恍惚给人一种空间消失的感觉。
原本的封闭式的空间被外放至公共区,视觉空间因此变大了不少,采光也更好了。
操作台面与墙面使用0.5cm的金色钢板,闪耀着轻奢低调的光泽,也便于后期打理。搭配F+全屋定制设计的深灰色柜体,看似简单的空间因为细节处理和材质肌理而变得更有质感。
厨房岛台做成高低台面,高的一侧朝外可作为吧台区,内侧则是正常的橱柜高度,满足多种使用场景需求的同时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岛台上方的黑色方框试图以“框景”的手法将室外景色引入其中,并限定出空间区域。
侧面做了隐形的收纳抽屉,加之背后的内嵌式冰箱。看似空无一物,实则巧妙地解决了收纳需求。
餐厅特地选用了一款全透明的餐桌,简单清爽的材质游走在厚重的黑色厨房和华丽的白色墙板之间,给空间增添了一份精致优雅。
玻璃盒子的餐桌腿里装有一盏灯,通过反射可给用餐环境带来浪漫温馨的氛围感。需要的时候,屋顶还有射灯作为辅助光源。
墙面有了古典线条元素做加持,比大白墙多了些质感与层次,整个空间留白合理、细节精巧,却不扁平。
餐厅与客厅相连,形成了通透的起居格局。打破客厅沙发必须靠墙的思维定势,面向窗户选择低靠背的沙发设置,无碍餐厨区视线抵达窗外苏州河上的天光云影。
墙上的内凹处原本是用来放电视机的伸缩架子,后来业主把电视机改成了可活动式。留下来的白色内凹小方块加上蓝色的钟,成为了家中独一无二的装饰。
你看,在「家」的完成中,有时候不得已的「改变」,反而会带来空间真正的自我。
客厅与一墙之隔的多功能房以一个阳台联通,空间得到延伸,更显宽敞通透。
一旁的多功能房被打造为「自由模式」,通过移门的开合实现多种功能需求。
打开门,与公区相连通,有利于扩大空间感。关上门,又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保持独立。
为了尽可能减少门扇给空间带来的阻隔感,巧妙地借了儿童房的一点地儿,让白色烤漆移门得以在推进去的时候恰好与柜体齐平。
另一边的门也能随心「藏身」电视墙里。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才最大程度地让FF坚守了极简的本真。
多功能房内沙发床上方的黑色盒体,使单调的墙面有了视觉重心,里面预留插座,可用来装投影仪。关闭移门,便能瞬间开启家庭私人影院模式。
如果有客人到访,这里还可作为一间独立使用的客卧。
沿着多功能房和起居室的「一墙之隔」,绕阳台、走廊一圈,形成一个回形动线。
采光优越的阳台,不被生活所累。精简而带有复古气息的藤制坐椅和一旁的小件家具错落陈列于其中,每一寸细节都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和值得。
木色书桌与鱼骨拼地板相呼应,为多功能房增加了一种安静从容的性格特征。
走廊正对书房区域做了黑色层板的金属书架,巧妙地扩大了书房的使用面积,也成为一处别样的景观。
镜头底端的儿童房里,所有的门都做了隐形处理,放弃冗杂的设计或装饰,选择最初的自然与纯粹。
儿童房的床是业主的旧家具,有些使用痕迹的木头成为了这个空间的最佳装饰。
线条洗练的极简书桌沿用多功能室书桌悬空设计的手法,使整体空间更具统一性。桌腿设置开敞型矮柜,增加收纳空间,造型简洁轻盈。
墙上的洞洞板为一些零碎的小物找到了安身之处,颇具实用效能。
主卧的床来自F+全屋定制,床体下方的镜面让它看起来更有悬浮感,营造轻松舒适的睡眠氛围。
FF的极简主义作品中,经常大量使用全屋定制,来能更好地适应空间尺度,满足个性化需求。
深色床头柜、木色书桌悬空设置,与飘窗一起,相互叠加,增强空间的层次感,也便于清理。几何形床头灯烘托出静谧的氛围。
黑色的体块内部是卫生间,玻璃做了特殊的通电雾化处理,如厕时开启能保证私密性。一旁配有小型衣帽间,日常收纳不在话下。
卫生间选用了最简单的水泥砖,返璞归真。台盆侧面的镜子扩大了空间感。
设计、生活和人生很像:当你接纳了,改变就开始发生。
没有多余的元素堆砌,古典与极简产生的化学反应会随着时光在这个温馨简单的三口之家,慢慢释放出它的能量。它们相互交融,彼此接纳,共同化作空间里的和谐、沉静,构成了我们对家的眷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