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新村为台湾第一座眷村,为二战日军南进基地留下来的眷舍,传统的日式建筑,书写一段特殊的历史故事。日本人战败投降后,房舍因缺乏管理而荒芜,民国36年,陆军训练总司令部正式迁至凤山,孙立人将军与众军官多被安排住在日军遗留下来的眷舍,原名「诚正新村」,后因黄埔军校在凤山复校,将此处更名「黄埔新村」,是高雄1930至1980年做为军事重镇的纪录。
由于因眷村改建工程于2013年底竣工,当时黄埔新村一度面临拆除危机。在各方人员争取之下,市政府将其提报审议会列为文化景观获通过,并于2015年起展开「以住代护」计画,鼓励文创工作者与市民申请。好室设计将其命名为「眷永堂」,在保留原格局的前提下打造出不一样的老房子,除了延续历史的纹理,也打造出充满想像空间的「生活实验室」,举办讲座、手绘、速写、水泥等工作坊,也提供艺文换宿,让团队成员可以在老空间里练习布置,学习打造理想的家居生活。
虽然对于改造老屋充满期待,但在接手时,眼前屋况破旧、水电全断。考虑到建筑的历史意义与特殊文化价值的存在,关于是否能够在不破坏的状态下,创造出新的空间感,是团队不时思考的。譬如日式房舍的屋瓦为外观一大特色,但在整建时,却面临屋顶漏水问题,必须先做好防水层,再整理屋瓦;而原本眷村象征性的红色大门,接手时已为较现代感的铝材质大门,最后将其连结高雄的工业城特质,以货柜的元素来表现红色大门,呈现高雄的风景的缩影。
从货柜门走进眷永堂,虽然行走至玄关的距离不长,但我们试图铺排了路径,以做为通往不同的空间的指引。团队成员透过水泥翻模,灌出一片片的「步道」,而几个小角落使用园艺用的碎石与沙,豢养符合南国气候的热带植栽。门口小庭院景观布局,含多肉植物、爬墙虎、金虎、小仙人掌、龙舌兰、天堂鸟等植物,为老空间加入绮想与活力。此外,在面庭院一侧,以木栈板打造接邻推拉门的小平台,除包覆室外机,也抓住日式平房具备户外平台的休憩特色,人们可坐在这里透透气,吹吹凉风,享受小平台所制造的悠闲。至于一般日式平房常见的石阶,在眷永堂,则藉由防水木作打造的「乐高积木」,搭配一旁粉红色的小门,为庭院创造趣味,希望带给空间丰富的想像。
至于接待室,保留了房舍的原屋顶、磨石子地板,以及啡色墙面,保有旧时代的简练美好,我们在此处使用轨道灯布局,将其定义为展览空间,并使用了台湾50年代,拥有木头R字型卡榫的扶手椅、样式于60年代十分风行的日本经典Karimoku沙发、带点普普风的70年代台湾喇叭椅、彰显著太空时代特色的黄色立灯,并以一细致老药柜、藤茶几坐镇,让空间勾勒出对老时光的回味,也以台、日元素对照、混搭,展现出独特却不冲突的感受。团队成员,除了练习布置,也会一起窝在和室观赏电影。老房子经由时间淘选留下,而正处于当下的我们,希望透过对它的理解,加入我们的诠释,来守护这份美好,并且继续展现各种生活的风貌与可能。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