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联合设计:谢天教授 空间设计作品
美术馆简约内敛而不失力量的设计,与宋画或赵无极画中的意境,在精神层面是不谋而合、相得益彰的。作为一座能够承载古今一流作品的美术馆,在其精神内核上,应是跨域古今,跨越东西的,与那些永恒的审美理念契合,“宋韵”便是这种跨越古今的能量源泉。
宋韵,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制高点,广泛体现在宋人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之中。杭州作为南宋故都,宋韵文化影响深远,可以说已经融入了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轻柔如西湖山水,壮阔如钱江大潮,精雅如文人墨客,入世如烟火街巷。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杭州的艺术文化高地,也承担着宋韵文化推广与传承的重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学院最为重要的展览空间,在最近的一次大改造中,也试图在设计中将宋韵精神融合到美术馆的空间美学之中。
留白与想象
中国画讲求:三分之一写实,三分之一虚景,三分之一留白。几乎每张画,都有不同程度的留白,画面的留白让空间产生了深远的意境。
在美术馆大厅的设计中,也运用了这种空间的处理方法只不过,留白的不是空间,而是一整面墙。改造后的中庭,有一面三层通高的墙壁,可以作为艺术家展示作品或者挂上展览海报。因此,以白墙为背景的开幕式空间方向由梯形的短边换到了北边的长边。在大厅的南侧,增加了一个一层到二层的楼梯,这个楼梯面对开幕式主席台,既可以有效疏散开幕式人流,也让一二层主要展厅之间的动线更加丰富。同时将原来在北侧墙的上下楼梯换到东侧,与新增加的电梯形成完整的动线组合。
引擎联合设计
创造了留白,梳理了动线后的入口大厅,显得更加宽大明亮,每天下午,太阳偏西,阳光透过立面的百叶打进大厅室内,在白色墙面上留下一道光影,光影缓缓移动,仿佛空间活了一样,这或许是就是留白带来的画外之意吧。
游走与借景
中国传统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园林中的韵,在于一种游走体验中的景致与空间变化。
此次美术馆改动最大的,莫过于空间流线的问题:1.原先一楼到四楼仅靠中庭一部楼梯,使得参观者只有原路返回的单一路线;2.主入口直面大厅,近一个跨距的楼梯从一层通至四层占据中间位置,影响了各层展厅的完整性; 这一现状使得美术馆作为一个展览性建筑,很难提供一个连续的展陈空间,人在内部空间行走观展体验不佳,换言之,“气不顺”,是改造前美术馆最大的问题。
不同展厅中通过视觉联系,空间收放所带来的体验,也与园林中疏密有致,移步换景等空间处理方法如出一辙。
增与减
大道至简,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贯穿了美术馆改造设计中的每个设计决定。
三层通高的大厅展墙给各种艺术展览开幕活动提供了巨大的背景面,同时在圆厅外廊增设一部弧形楼梯到一楼大厅,将二楼消极的外廊联动起来形成一个观看开幕式的平台,不同楼层之间的对话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增加的弧形楼梯不仅具备了功能作用,还在大厅的空间中成了一个“空间装置”。
引擎联合设计
三层去除设备机房,楼梯移到背面,设备管道集中贴墙,充分利用原建筑”天光“设计,使整个空间趋于完整生动,使得原来封闭幽暗的展厅,在临南山路一侧有了“透气”的空间,不仅最大化的使用了自然光,还利用建筑开窗把南山路的自然景观引入到展厅。
四层通过改造,具备了大型接待的会客空间,同时设置了前厅空间,这个前厅空间采用玻璃幕墙围合而成,使室内空间与屋顶空间以及校内景观空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
梳理过一遍的美术馆,“韵”由内向外自然生发。这种“韵”并非流于表面装饰,可以说,是如同宋画的极简一般,无需任何装饰,但每一个元素,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其应该出现的地方,加一点,减一点,或者所在位置偏一点,都不合适,“合适”、“适合”便是“韵“之所在。
藏与露
展厅空间需要采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新规范要求下的排烟系统和空调系统的管道比原来增大许多,如何让这些技术上的必须存在能够和谐的共生于空间之内,也是本次改造设计的重中之重。
在美术馆方厅一侧,由于二层和三层的回形展览层高有限,按照常规的吊顶出风和走管势必压低室内空间,设计上采取了管道夹墙的设计,三层展廊采用上送上回的方式,二层展廊采用下送上回的方式,有效的保证了展厅的平面完整,和视觉高度的舒适性,而在二层圆厅位置,由于是高大空间,空调采用的是地出风的形式,由于展厅结构面与外部走廊完成面的高度差满足不了空调管道的安装,设计上将整个二楼圆厅地面当成一个巨大的“变压箱”处理,送风管道靠一侧的设备夹墙往“变压箱”送风,达到使用效果。
为了体现美术馆空间的纯粹性,将这些设备隐藏是必须的,最后感受不到这些设备的存在,却完全符合了场馆功能要求。大量的功夫不是花在表面上的,却也是一种气韵的梳理,设计的选择。
引擎联合设计 | 换个视角看世界
引擎联合设计,创始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上海、深圳、重庆设立区域公司,被中国深圳室内设计协会评为「最具成长力」室内设计机构。在这个拥有120人的设计团队里,有人胸怀大志,有人破茧而出,有人厚积薄发,有人苦尽甘来,因共同的憧憬,道左相逢,千里与共。
在这个经济主导的社会巨变让人焦虑之时,其对设计价值的传扬和对人世真情的捍卫,一股清流般进入设计界的视野。他们用设计解读生活中的烟火气、邻里情、山河卷、凡人心,既有柴米油盐,也有清风明月,托起了太多人的美好期望。
以文化激活设计,以设计激活商业版图,其提供建筑规划、地产设计、酒店民宿、办公空间、高定私宅、商业空间、公建项目等空间创意设计,批量精装设计与标准化研发,品牌策略、产品策略(IP打造、业态策划等)、营销策略等战略咨询。合作伙伴包括绿城、雅居乐、泰康、远洋、上汽集团、阳光城、天际汽车、中铁、中建信和、华夏阳光、城建集团、中国电建、绿地、复地、中国移动、绿都、万科、上汽集团、融创、中交地产、华润置地、中国华能、万达、世茂、保利、北京城建,中国雄安、中国人寿、东原、国家能源、中国国电、众安、中房、合生创展、华发、美盛、三盛、美的置业、麒龙等一线品牌开发商,近年已完成设计项目超过300个。
引擎联合设计官网:www.yqlhsj.com
Cel.: 15201295687(同微信); E-mail: 625960816@qq.com
1、北京市·朝阳中传北广传媒基地C222室;2、上海市·杨浦区国权北路1688弄 湾谷科技园A4号楼1206室;3、深圳市·福田区福年广场B座310室;4、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89号8幢7-2室。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评论(0)